东莞电梯配件的维护保养核心是“预防性检查 + 针对性维护”,需覆盖安全保护、运行驱动、门系统等关键系统,避免因配件故障导致电梯停运或安全事故,具体可按系统分类梳理。

一、安全保护系统配件:重中之重,杜绝安全隐患
安全保护系统是电梯的 “生命线”,相关配件需高频检查,确保触发时能立即生效。
限速器 - 安全钳联动装置
维护要点:每月检查限速器轮槽是否有磨损、钢丝绳是否断丝(断丝数超 10% 需更换);每季度模拟限速器动作,测试安全钳能否可靠夹紧导轨,避免卡顿或失效。
保养周期:每年拆解限速器清洁内部油污,更换磨损的弹簧或轴承;安全钳闸瓦若磨损至厚度不足 3mm,需及时更换。
缓冲器
维护要点:液压缓冲器需每月检查油位(低于标准线需补充专用液压油),查看有无漏油;弹簧缓冲器需每季度检查弹簧是否变形、锈蚀,若表面锈蚀面积超 30%,需除锈并涂防锈漆。
保养周期:每 2 年对液压缓冲器的密封圈进行更换,防止密封失效导致漏油。
门锁与安全触板 / 光幕
维护要点:每周检查层门、轿门门锁触点是否氧化(氧化需用细砂纸打磨),确保闭合时接触良好;每日测试安全触板 / 光幕,遮挡后电梯门需立即反向开启,无延迟或失效。
保养周期:每月清洁光幕表面灰尘,避免光线遮挡;每半年检查门锁联动机构的弹簧张力,张力不足需更换弹簧。
二、运行驱动系统配件:保障平稳运行,减少故障
驱动系统决定电梯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,需重点关注磨损和润滑情况。
曳引机(含电机、减速器)
维护要点:每周检查曳引机运行时有无异响、振动(异常需排查轴承或齿轮);每月检查减速器油位(油位需在油标刻度范围内),油质若发黑、有杂质,需立即更换专用齿轮油。
保养周期:每 3 个月清洁曳引电机散热风扇,清除灰尘;每年检查曳引钢丝绳张力(张力差超 5% 需调整),轮槽磨损至槽底深度不足 2mm 时,需更换曳引轮。
导向系统(导轨、导靴)
维护要点:每月检查导轨表面是否有划痕、油污(油污需用棉布擦拭),导靴靴衬若磨损至露出金属底座,需及时更换(靴衬间隙超 0.5mm 会导致电梯运行晃动)。
保养周期:每季度对导轨接触面涂抹专用导轨润滑油,避免干摩擦;导靴滚轮若转动卡顿,需清洁并加注轴承润滑脂。
三、门系统配件:高频使用,易磨损需重点关注
电梯门每天开关数十次至数百次,配件磨损快,需定期检查调整。
门机系统(门机电机、皮带 / 链条)
维护要点:每周检查门机皮带 / 链条是否松动(皮带下垂超 10mm 需张紧,链条垂度超 20mm 需调整),表面有无裂纹;每月测试门机电机运行电流,电流异常升高可能是电机轴承磨损。
保养周期:每半年清洁门机内部灰尘,对链条涂抹防锈润滑油;门机皮带若出现老化裂纹,需立即更换,避免断裂导致门无法开关。
门滑块与门锁滚轮
维护要点:每月检查层门、轿门滑块(多为尼龙材质)是否磨损,磨损严重会导致门运行卡顿;门锁滚轮若转动不灵活,需清洁并加注润滑脂,避免卡滞导致门锁无法闭合。
保养周期:滑块磨损至厚度不足 5mm 时更换;门锁滚轮每 1 年检查一次,出现锈蚀或轮缘破损需更换。
四、电气控制系统配件:保障信号稳定,避免误动作
电气配件是电梯的 “大脑”,需防潮、防氧化,确保信号传输准确。
控制柜(接触器、继电器、电路板)
维护要点:每月打开控制柜,用吸尘器清洁内部灰尘(避免用湿布擦拭),检查接触器触点是否烧蚀(烧蚀面积超 20% 需打磨或更换);每季度测试电路板指示灯,异常指示灯需排查线路或更换模块。
保养周期:每年对控制柜内接线端子紧固一次(防止松动导致接触不良),接触器若出现吸合异响,需更换线圈或触点。
随行电缆
维护要点:每月检查随行电缆(连接轿顶与控制柜)有无破损、老化,弯曲处是否有裂纹;运行时观察电缆是否与井道部件摩擦,避免外皮磨损导致漏电。
保养周期:随行电缆每 3 年全面检查一次,若出现老化裂纹或铜丝外露,需分段或整体更换。
五、其他辅助配件:细节维护,提升使用体验
按钮、指令板
维护要点:每周清洁按钮表面污渍,测试按钮按压是否灵敏(卡滞需拆解清理内部灰尘);每月检查指令板指示灯,不亮的指示灯需更换灯泡或维修线路。
照明与通风
维护要点:每月检查轿厢内、井道内照明是否正常(损坏需及时更换同型号灯泡);每季度清洁轿厢风扇滤网,避免灰尘堵塞导致通风不良。